1950年,新我国初生的晨曦中,第一本《铁路技能管理规程》悄然诞生。泛黄的纸页上,竖排繁体字如铁轨般犬牙交错,为百废待兴的共和国铺就了第一条“规章之路”。从蒸汽机车的轰鸣到复兴号的奔驰,这部被铁路人称为“铁律”的规程,以技能为翰墨,在七十年间书写了一部雄壮的铁路史诗。
翻开1954年版《技规》,铅字间仍蒸发着成渝铁路贯穿西南的热血。那是十几万军民肩扛手凿、用钢钎与炸药在崇山峻岭间拓荒的“蜀道天梯”;1972年交通部版本里,三线建设的铁道兵身影穿越时空——他们在“备战备荒”的号角中,将“深挖洞、广积粮”的誓词烙在成昆铁路线年版内页的折痕,叠印着改革开放后铁路提速的轨道;2006年新本油墨未干时,青藏铁路已穿越冻土,将“天路”刻上国际屋脊……十部规程,十次跨过,恰似十座路程碑,标记取我国从追逐者到领跑者的铿锵脚步。
当350km/h的复兴号掠过山河,这套典籍正无声诉说着“我国速度”的来路:从蒸汽年代到高铁年代;从依靠进口的“万国机车”,到具有彻底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规范系统……七十多年间,我国铁路人用16.2万公里运营路程,在神州大地上织就了一张活动的经纬网。
在铁路这个巨大而有序的国际里,技规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存在。它像一位无声的引路人,为每一位铁路人指明前行的方向,保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与疏通。
咱们诚挚地邀请您,共享自己与技规的故事。无论是难忘的阅历、深入的感悟,仍是从中罗致的力气,都欢迎您在留言区各抒己见。
在本文末留言,可图片+文字。共享自己与技规的故事,字数不限。咱们将在留言中评选出5位最精彩的共享者,送出限量版“精巧手绘火车书签”。